南京江北新区项目培育基地申报方案
南京江北新区项目培育基地申报方案
2017年12月26日
项目名称 |
建设“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构建师生幸福教育生态 |
|||||||||||||||||||||||||||
所在单位 |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 |
|||||||||||||||||||||||||||
项目类别 |
前瞻性重大特色项目 |
|||||||||||||||||||||||||||
项目基地负责人(校领导) |
||||||||||||||||||||||||||||
姓名 |
解自忠 |
电话 |
13851866597 |
|||||||||||||||||||||||||
职称 |
高级教师 |
职务 |
校长 |
|||||||||||||||||||||||||
项目研究主持人 |
||||||||||||||||||||||||||||
姓名 |
解自忠 |
年龄 |
47 |
|||||||||||||||||||||||||
职称 |
高级教师 |
职务 |
校长 |
|||||||||||||||||||||||||
学历 |
本科 |
荣誉称号 |
市优秀青年教师 |
|||||||||||||||||||||||||
电话 |
13851866597 |
邮箱 |
544726678@qq.com |
|||||||||||||||||||||||||
项目核心团队 |
||||||||||||||||||||||||||||
姓名 |
教龄 |
职称 |
职务 |
研究具体分工 |
||||||||||||||||||||||||
马原 |
11 |
一级教师 |
副校长 |
特色课程开发 |
||||||||||||||||||||||||
葛小宁 |
19 |
一级教师 |
主任 |
特色课程开发 |
||||||||||||||||||||||||
韦加军 |
23 |
一级教师 |
副校长 |
扶学课堂研究 |
||||||||||||||||||||||||
余兵 |
24 |
一级教师 |
副校长 |
文献研究 |
||||||||||||||||||||||||
张中海 |
19 |
一级教师 |
主任 |
比较研究 |
||||||||||||||||||||||||
张焱 |
24 |
一级教师 |
主任 |
校本资源开发研究 |
||||||||||||||||||||||||
滕支香 |
15 |
一级教师 |
主任 |
评价方式研究 |
||||||||||||||||||||||||
李娟 |
16 |
二级教师 |
主任 |
教学内容研究 |
||||||||||||||||||||||||
刘梦媛 |
3 |
二级教师 |
主任 |
教师发展力研究 |
||||||||||||||||||||||||
朱妍 |
3 |
二级教师 |
大队辅导员 |
学习兴趣研究 |
||||||||||||||||||||||||
徐岭峻 |
23 |
一级教师 |
主任 |
教学内容研究 |
||||||||||||||||||||||||
范吉兵 |
26 |
一级教师 |
主任 |
评价方式研究 |
||||||||||||||||||||||||
项目研究背景(已有成果和研究现状) |
||||||||||||||||||||||||||||
习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的开放,沿着“一带一路”将现在与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现在与未来发展建设的基本国策,“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用铁路线串联起沿线国家,在铁路发展的带动下,建立文化和经济共同体和“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椒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行船路线串联起许多国家。 我校地处南京市江北新区,前身是浦镇车辆厂(中国中车)职工子弟学校,1918年在革命先驱王荷波烈士的关怀下建立,回望学校百年风云,深挖内涵,特色发展。“一带一路”是基本国策,“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是我校结合铁路文化特色,带领孩子在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用自己的小手绘制,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用自己的心灵探索他们自己的“一带一路”。 已有成果和研究现状: 1.我校南京市校园文化特色项目研究课题《浦厂小学“214”号铁路文化驿站》已经市级立项,建成了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铁路历史生活馆等。 2.学校现有校本教材《童心飞驰》深受学生喜爱。这本教材是围绕铁路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融“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在体验感知中让童心飞驰。 3.“银杏讲坛”大家讲。我校坚守近10年的“银杏讲坛”,是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除了学校邀请的名家名师,教师、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登上银杏讲坛,智慧的点滴就像银杏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在“一带一路”上。现计划“一带一路”各班的研究成果每周一展,每月一讲。 4、特色中队研究。我校有省级王荷波英雄中队,市级李剑锋中队,奥运冠军许安琪中队等5个特色中队,这5个中队沿着英雄的足迹,开展特色的“一带一路”课程研究,王荷波中队、李剑锋中队深耕抗日战火中的“一带一路”,许安琪中队研究奥运五环旗下的“一带一路”,中车中队研究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建设。 |
||||||||||||||||||||||||||||
项目培育需求(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
||||||||||||||||||||||||||||
建设“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构建起师生幸福教育生态。 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彼此唤醒的,共同成就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校园的幸福教育生态。 我校紧密围绕着师生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思考,学生的学习要支持,教师的发展要促进,“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的提出为师生构建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教育生态。这种教育生态,学科融合,师生情感交融,学生站在课程的最中央。课程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评价的标准等多方面扶持、支持儿童学习,促进教师发展,打造一个幸福的教育生态。 1. 建设成“一带一路”特色课程体系。 (1)发展课程体系大纲 学校编制出“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具体实施指导方案《浦厂小学“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教学大纲》。大纲围绕“铸品扶学”,让学生乐在“一带一路”;学在“一带一路”;行在“一带一路”,在特色课程学习中收获成长。让教师从知识的教授者走向学生学习的“扶助者”。 (2)制定“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的评价实施建议 “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是在我校扶学课堂基础上的前瞻性创新尝试。在课堂上,教师的学生学习的“扶助者”,学生有学习的充分自主权,评价方式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编制《浦厂小学学生成长表现性评价30条》,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编制《浦厂小学特色课程实施30个教学小建议》关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既要促进学生学习,也要促进教师发展。 2. 构建成师生幸福教育生态。 (1)学生的成长 《浦厂小学学生成长表现性评价30条》有别于一张直白的试卷,一个简单的分数,更关注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让学生在特色课程中的学习,评价延伸到学校、生活中,学以致用,营造幸福和谐的生态环境。 (2)教师成长的规划 教师在特色课程中能够集聚成长的力量,学会另一种方式教学,从而让教师收获专业化发展,在个人的成长中,感受到成功幸福。 |
||||||||||||||||||||||||||||
项目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解读 |
||||||||||||||||||||||||||||
教育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们现在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带一路”课程发展的本源。 关键词:建设“一带一路”特色课程 紧密围绕着“一带一路”相关内容展开项目的研究,建构特色课程。从“一带一路”特色课程中,我们充分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给他们更多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然创造的空间,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状态与成长姿态,在“一带一路”的学习中更多“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突破自己”,自觉将个人的成长融入“一带一路”的中国梦里。 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学习兴趣、活动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依托“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围绕“一带一路”,跨学科整合,多学科运用,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与综合运用。 关键词:幸福教育生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他认为:教育生态是一种关系,教育的各种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教育既是立足当下,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教育应当从两个方面主动适应变化,积极促进变化。一方面要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学校自身的教育生态”。幸福教育生态一定是师生充分参与的生态。学生在学校生活,把学习看成一件幸福事情,教师在学校工作,把教学看成一件幸福的事业。通过“一带一路”课程开发,创生出一个和谐幸福的教育生态。 |
||||||||||||||||||||||||||||
项目培育目标(项目培育的意义和追求) |
||||||||||||||||||||||||||||
项目培育的意义: 一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视角看。课程文化的重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追求,是课改深化的重要标志。马克·A·文德斯切尔特将课程文化的概念框架看作是自我检查所提供的一组“透镜”,“通过这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个人要给他们的观点和假设命名……并最终能够描述最能代表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的课程文化的特点”。透过这一组组的“透镜”,我们可以发现“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恰恰是浦厂小学对自己课程教学改革观点和假设的一种命名。我们认为“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生动、丰富的内容,深远的内涵,将推动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我校铁路文化走向课程文化、教育文化。 二是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视角看。我们始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实质是关于人的研究,研究的最终成效是人的培育与人的成长。人的成长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我们在“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的学习中,除了引导学生自觉将自己的学习生活融入中国梦中,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使他们的成长窗口去向另一个窗口。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味追求成绩是当今教育功利的一面,然而在漫长的人生中,成功在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成长才能带给人内在的真实的愉悦。“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助力学生的个性成长,在学习中诠释生命个体的精彩唯一。 三是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视角看。回望百年,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一大批优秀教师、名师在成长。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还不开阔,亟需寻找新的生长点、搭建更高平台,学校有“贾春华特级教师工作室”、“银杏讲坛”等,风生水起,生动说明了教师中有一批发展的“饥渴者”,他们不仅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追求,而且他们在一起形成团队,共同的教学主张正在逐步形成,相似的教学理念正在孕育,借助“一带一路”特色课程,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是完全有可能的,显然,在“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正是为他们的深度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将会有突破性进展。 项目培育的追求(前瞻性):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两个十五年是未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间,也正是现今的小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关键时间,他们的成长必将融入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是我们精心为学生从校园走向校外,从现在走向未来的一条路径,让学生通过“一带一路”的特色课程建设,对沿线国家、城市的研究探索,每个团队可以深耕一个地域或一个文化。在“知行合一”的特色课程设置下,展开实践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构建出师生幸福教育生态。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七大能力:
教师通过“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建设实现两个创新:第一、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我校扶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更善于巧设支架,扶学助学。第二、评价方式的创新。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评价,渗透着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三个提升:教师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提升;教师现实评价学生的单一分数论的全新育人的提升;自我发展必须与学生发展相联系的提升。 |
||||||||||||||||||||||||||||
项目研究内容及方向(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负责人) |
||||||||||||||||||||||||||||
1. 国家课程校本化——浦厂小学教学主张 主要负责人:马原、韦加军、张中海、葛小宁、李娟 我们的课程理念:“一带一路”课程目标依托国家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三大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来学生培养,进行国家课程进行跨学科校本化整合尝试。“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建设主要围绕“铸品(教育)”与“扶学(教学)”,结合“一带一路”的国策,实现跨学科、全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我们的设计路径:我们根据儿童成长的需要、学习兴趣、活动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依托“一带一路”的总体规划,从“感知”“理解”“探究”递进的三个维度,形成童眼看“一带一路”,用心感受“一带一路”、行走在“一带一路”三条设计路径,确立课程实施方向。 我们的课程领域:由于儿童学习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根据现有实施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将“一带一路”统整为四大课程领域:“一带一路”上的自认科学,“一带一路”上的人文历史,“一带一路”上的艺术创造,“一带一路”的经济外交。 我们的教学主张:我们期待用“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撬动传统课堂偏重形式,强调结果的“填鸭式”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从形式到意义——多元目标的定位
(2)从结果到过程——教学方式转向“扶持” 传统的教学关注教学的结果,即是否达成目的,在我们“一带一路”特色课程中更强调教学过程,即达成目的的过程是否有意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新学力”——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自内在的独立思考,判断和表现。在教学中,我们不主张教师“调动”,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并适当地帮助解决困难,守护学生自觉自立地完成学习,避免由教师先推出概念、限定范围、结论对错,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强调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自我责任心。 从“互教”到“互学”。 从“我来教你”到“我不懂,你可以帮助我吗?" 首先视学生为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孩子。对于一个独立的人,教育要给予他们独立对待课题的环境; 学习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自我形成和自我意识、自我责任心,以唤起学生深层人性的活跃一-更关心关注自我成长。 为此,我们“一带一路”课程提出倡议: 我自己选择,才会负责;(课程内容) 我自己思考,才会聪明;(学习方式) 我自己动手,才有本事!(学习能力) (3)从认知到元认知——学习方式的转变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我们知道知识维度从易到繁分为四大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维度从低到高分为六大类别:记忆、理解、 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大,认知能力差异大,依据此,我们对四大课程领域做了年段实施建议及项目实施建议等。科学给予学生学习支架,高效扶助学生学习。
2、环境建设与特色校本课程融合 主要负责人:余兵、滕支香、张焱 (1)南京等地域环境建设。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至今还有当年郑和造出海巨轮的遗址(宝船公园),南京市政府2017年12月21日公布了《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保护和申遗工作实施方案》。南京将确保2018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文物修缮和保护展示工程。南京敲定了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郑和墓、洪保墓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的实践研究。 (2)学校有市级特色文化项目“浦厂小学214号铁路文化驿站”,设置一带一路建设展区与铁路生活馆展区。整个校园环境布局时考虑到特色课程可以与环境实现很好的融合这一设计要素。 为儿童创设一个幸福的教育生态,培养未来儿童应具备的能力,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围绕着“一带一路”展开,而我们的学校处处都能找到“一带一路”设计元素。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主要负责人:刘梦媛、朱妍 特色课程的建设需要制度作为保障。根据教育部正式印发实施《义务教育学生管理标准》规定与要求,制定出一套完成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全校师生的教育幸福生态服务。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积极构建幸福教育生态环境。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背景和我校市级214号铁路文化驿站,具体实施与布置,建成符合特色课程发展的环境与文化氛围。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一套《“一带一路”特色课程评价标准》,对学生在积极跨学科学习,研究探索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2)积极开发儿童活动项目制度。进行学科课程整合,师生共同参与研究项目制定,师生讨论出具体的研究方向后,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展主动自主性学习,让师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发挥。《“一带一路”主题活动制度》、《“一带一路”小创客评比制度》。 (3)社团促进提升。社团活动,体现团队精神。为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展提供选择和帮助。社团成员创作的刊登在《上善教育》校刊上,制定《“一带一路”社团管理办法》、《“一带一路社团活动指南》。组织一带一路特色社团,每一个可以开展一个沿线国家的研究,学校可以有校级社团唱歌社团可以排练各国优秀儿童歌曲,科学社团深入研究各国科学奇观的。Stem社团实现技术在发展中的运用。 (4)搭建互动平台。拓展每日心得、经典赏析、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系列活动学习展示平台,开辟课程研究平台,建立师生在线交流,实现在线教研,推动家庭阅读,促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制定家校互动机制,定期开展活动,邀请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制定《浦厂小学家校联系与对外活动制度》 (5)培育师资团队。将教、研、训有效融合,拓宽培训路径,推动“一带一路”项目学生研究主题确定的科研化,确保教师梯队建设,促进项目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机融合,并向纵深发展。《浦厂小学教师培养制度》,成立“一带一路”研讨群,是教师研讨活动平台,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 |
||||||||||||||||||||||||||||
项目培育进程 (围绕项目研究内容,简要描述项目的两年研究进展安排) |
||||||||||||||||||||||||||||
本课题研究大体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018年 9月 — 2018年 12 月):成立项目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组织学习有关理论,初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项目研究指导纲要》,落实项目组成员分工。 (2)实施阶段(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研究。 ① “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实施进行现状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 ② 整理资料,对国内外“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的现状做比较研究。 ③ “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分为童眼看“一带一路”,用心感受“一带一路”、行走在“一带一路”三项研究路径。 ④“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知识内容的研究; 分为“一带一路”上的风光,“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一带一路”上的家国三项研究路径。 ⑤开发本土特色“一带一路”资源的研究 ⑥利用“一带一路”特色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 从“一带一路”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课例研究。 (3)综合阶段( 2020 年 7 月— 2020年 8 月):整合子项目研究成果,回到面上进行宏观研究,并分析项目研究的主要结论。 (4)总结阶段( 2020 年9 月— 2020 年 10月):整理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
||||||||||||||||||||||||||||
项目研究主要成果预测(阶段性和终端成果预想) |
||||||||||||||||||||||||||||
围绕着“一带一路”的课程建设,建立起师生幸福的浦厂小学教育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校园铁路文化建设与“一带一路”环境建设相互融合。 1、学生发展预期目标: (1)完成全校学生对自己成长的幸福愿望与期待调查 (2)完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跨学科的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前瞻性的教育方式。 (3)解决学生学习研究中的100个问题,形成学生研究实录,积累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4)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思考,写出一带一路发展变化日记。 2、教师发展预期目标: 通过“一带一路”特色课程项目的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鼓励教师实践跨学科课堂、有创新与突破。教师开发个性化课堂,提高整合国家级课程的能力,提高自己综合文化素养。加强教师科学、严谨、高效的思维与工作方式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师德师能。 (1)每一位教师完成学生学习研究的案例研究。 (2)撰写相关教育实践论文。 (3)提出一个有关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的金点子。 (4)依据特色课程特点,完成一堂教学特色录像课。 3、学校发展预期目标: 学校的前瞻性课题发展离不开江北新区的发展与支持,学校只有顺应新区的教育发展方向与趋势,把握和整合起自己的已有的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形成“一带一路”特色课程的资源包,构建起师生幸福的教育生态系统,形成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区域发展学校。 |
||||||||||||||||||||||||||||
基层学校意见 |
“一带一路”特色课程是围绕我校铁路文化所衍生的校本课程体系,在实施中学生喜爱,教师素养得到提高。符合申报条件,学校积极支持申报。 江北新区浦厂小学 2017年12月29日 |
|||||||||||||||||||||||||||
发展中心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