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走向“悦读”
小学语文教育中关注阅读的人很多,而重视悦读的人则太少,导致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像一壶永远烧不开的谁,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我们以阅读为突破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拓宽教学方法与路径,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悦读”新范式。
一、何为“悦读”
自光合作用书房创始人孙池最早倡导"悦读。新概念以来,许多出版社都在"悦读"上大做文章。“悦读”,就是心情愉快地阅读,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心情愉悦地状态下浸润书香,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汲取中外传统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厚积薄发,提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悦读类型
传统阅读,特别是“任务阅读”,总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阅读兴趣。“悦读”则是改变固有的阅读方式,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借鉴、创新了“个性悦读、契约悦读、合作悦读”。
1、个性悦读。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开展“个性悦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我们应关注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悦读”的影响。在有些课堂中,教师总喜欢在学生回答错误后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不是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品读,体悟,这样的教学习惯或者说“个性”,只能培养出“懒惰”的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启迪、引领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把“阅读”变为“悦读”不是写错了,而是为“阅读”插上了翅膀,带着学生自由翱翔在文学的海洋,感悟“悦读”的乐趣。
2、契约悦读。日常教学中,教师习惯用同一种阅读材料、同一种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为使“悦读”呈现出一种机敏的灵动,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借鉴了国外的契约学习理念,提出“契约悦读”,即通过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拟定的书面协议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等内容的一种学习方法。
(1)创造氛围,激发兴趣。这是实施“契约悦读”的第一步,“悦读”本来就是建立在尊重人、兴趣为先上的一种阅读行为。
(2)师生协商,议定班契。班级契约是个体成员契约的集合,是建立在师生、生生相互协商的基础上,为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制订的具体、个性的悦读计划。契约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包含本学期要读什么书、多少本、进度安排、质量评估等。
(3)适时适度,指导引领。契约悦读初期,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作为二种隐性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引领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悦读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悦读世界中去。
(4)犯控调整,稳步推进。契约悦读的目的是促进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契约悦读的顺利实施,保障开展的有效性,教师需采取不定期开展的有效任,教师需采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学生课外悦读进行同步监控。
3、合作悦读。合作悦读既是一种悦读的手段,又可以作为个性悦读和契约悦读的补充,其形式可以是师生间的、生生间的,也可以是亲子间的。在合作悦读中交流互动,分享思想,发展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朝着有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的社会人方向健康发展。
没有孩子不喜欢阅读,他们只是不喜欢“被阅读”。没有孩子不喜欢读书',他们只是不喜欢读由我们挑选的书。“悦读”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给学生最大的阅读自由。从“阅读”走向“悦读”,不只是一小步前行,而是质的飞跃,展现了自由翱翔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