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红娃 德 画卷
浦厂小学“向人民汇报”·德育篇
南京江北新区浦厂小学的德育工作以“铸品德育体系”为核心,以实践育人为途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立足点,以家庭、社会资源为协同,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在发掘浦厂小学百年文化内涵、传承学校百年文化血脉的基础上,积极研发“铁路文化特色课程、红色课程、劳动课程、成长课程”,最终培养出“肯负责、勇担当、能创新、有力量”的浦厂红娃。
以文化人 浸润红娃心灵
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 “沉浸式” 的德育文化环境。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了德育的阵地,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感受德育的魅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内涵的德育成长空间。
1.王荷波品德教育馆
王荷波品德教育馆于2015年落成,2018年被评为江北新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2022年暑假开始翻新,是一个由校史、革命先驱王荷波事迹、浦厂小学王荷波中队、铁路文化四部分组成的,集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小型纪念馆。如今,王荷波品德教育馆已成为学校“红色课堂”的主阵地。
2.特色班集体建设
学校班集体建设以英雄中队、特色中队为抓手,旨在通过树立和弘扬英雄精神,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活动为舟 塑造红娃品德
学校积极构建N+德育课程体系,依托学校红色文化、铁路文化等资源擦亮精品德育课程,打造全面育人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1.铁路文化特色课程
铁路与列车是浦厂小学独特的校本资源,为了培养未来能够走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浦厂小学开发了“乘着列车看世界——儿童视域下的铁路文化”特色课程,了解家乡、祖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儿童慧眼看世界的能力,具有大情怀、大格局,热爱自然、生活和生命。
2.红色系列课程
学校德育工作从王荷波“品重柱石”的做人理念汲取精华,以“铸品德育”体系为核心,让红色教育成为浦厂小学品德教育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将红色记忆深植于每一位浦厂学子的心中。
3.劳动系列课程
劳动系列课程的开展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劳动、热爱劳动的窗口。我校积极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铸实”劳动教育课。分别打造了环境课程、融合课程、校园特色劳动课程,构建全方位的劳动教育网络,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4.成长系列课程
成长系列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在知识、技能、品德以及心理等多个维度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协同共育 助力红娃成长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学校、家庭和社会宛如三座明亮的灯塔,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当这三者携手共进、协同发力时,便为孩子架起了一座通往未来的七彩桥梁,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成长画卷。回顾过往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历程,我们共同见证了无数温暖而有力的成长故事。
1. 多彩共育
2. 红娃讲解员在行动
为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学校和红色广场拉手,在校内外讲解员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千锤百炼,红娃讲解员们光荣“上岗”。
3.“小红伞”的力量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位面,在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核心的同时,积极协调、借助、整合各类资源和平台,力求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学校借助微信公众号,开设心理专栏和家庭教育专栏,如“小红伞乐园”、“家校共育”、“家校·悦读”、“家校·阳光放映室”,多渠道、多资源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知识,增进校家联系,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教育的缤纷画布上,德育是一抹不可或缺的绚丽色彩,它勾勒着学生心灵的轮廓,晕染着品德修养的底蕴。这份红娃“德”画卷,写满了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也铭刻着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创新追求。
未来,我校将继续手持创意之笔,饱蘸爱心之墨,在德育画卷上绘出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助力浦厂红娃们在品德的芬芳中绽放绚丽人生。(文字:李娟 图片:成长中心 第一审核:吴可 第二审核:郭坤 第三审核:余兵)